[推荐]校园招聘 不应仅是少数人的游戏-福建猎头公司美域高 |
|
(作者: www.lietoufj.com 来源:首席招聘官 采编:精英猎头 更新时间:2015-4-8 9:28:15 共有4529人次浏览) |
|
校园招聘并不是名企和尖子生的"拉郎配",还有平凡的大多数,其间不乏优秀者,他们也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被发现…… 2014年6月份,《首席招聘官》杂志曾对广东十余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应届生求职及对招聘网站的体验展开过一次卷调查。调查采用现场问卷的形式,共采集有效问卷157份。虽然距离调查已将近半年,所面向的对象是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但其结果多少还是能给我们的校园招聘工作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一下现在的90后在面临毕业时的真实一面。 毕业:责任感、迷茫与期待并存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它意味着真正走入社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但对于毕业,而对于毕业,有较清晰职业规划的,或名校出身的同学,他们更多是持有一种对新生活、新阶段充满着憧憬与期待的积极态度。我们就采访过中山大学一位张同学,他就表示,“很期待啊,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新阶段,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广州大学的李同学有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他则认为,“(毕业)对我来说是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身上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变的就是学习,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你要去学习很多新的东西,不然就会被淘汰。” 但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带来的只是前途未知的迷茫感,这种感觉在所在学校竞争力较差,或自己没有职业规划,或工作地点较陌生的同学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因为他们毕业后找工作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从异地来深圳大学就读的姚同学就表示,“因为不是深圳本地的,没什么人脉,在工作和租房两方面会觉得压力山大,有时会感到迷茫。” 求职:持久战,常有焦虑感 毕业生一般会在秋招(10月份)就开始找工作,也有的由于要准备各种考试(如公务员)直到春招才开始找工作。一开始找工作,都觉得新奇,特别自信,但是一旦碰壁或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时,就会变得焦虑、疲惫,感到心累,产生随便一个工作都OK的心理。 “越来越焦虑,连续三四次最后一轮被筛。”深圳大学的姚同学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但是对工作内容不满意,更焦虑,怕就这么将就定下来。” 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职业规划的课程,但是课程与工作实际是脱轨的,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会更焦虑,因为前途充满了更多的未知。而有了职业规划的同学,会权衡更多方面,在找到工作之后还会再次确定是否适合,也会主动征求长辈意见,重新规划求职方向,具有较强自主性。如一个从大一就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来自深圳大学的李同学就说自己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之后,跟长辈商量,后来自己的老师劝他放弃,因为工资没保障。所以她开始确定一个大方向,尝试去找不同的工作,最后进入金融行业。 渠道:线下为主,线上为辅 对于找工作没有太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们,还不太会挑渠道。很多受访者都表示,会线上线下都试一下,线上渠道一般会选择主流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一览、大街网、应届生求职网等,也会选择名企的官方微博;线下渠道则会选择校园的招聘网站(就业指导中心)和宣讲会、人才市场、亲友长辈推荐等渠道。并且较多应届毕业生觉得熟人的/面对面的招聘渠道更加可靠。 对于招聘网站,大部分受访者反映各个招聘网站都大同小异,能满足基本需求,但仅只用于浏览招聘信息、网投简历,基本不会浏览其他内容。他们对求职类招聘网站界面的体验不佳,认为“排版很乱,密密麻麻地,看着很不舒服”。除此之外,受访者还认为招聘网站的评价不够透明,无法直接高效地提供有用的信息;投递简历往往没有得到回复。不少受访者表示期望有与HR交流的平台。 准备:网络搜索居多 一般应届毕业生在低年级参加相关学校的职业指导讲座,但是普遍觉得不实用,针对性不强。深圳大学李同学就说,“学校的就业指导讲座这些,我只会大一大二去听一听,后来就不会了,觉得没什么针对性。” 临到要找工作了,多数人会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面经笔经,对面试笔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准备,但也有人反映,“这些面经笔经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看了几篇就没必要再看下去了”,还有人反馈会请教有经验的人(如师兄师姐),“听过来人讲他们的真实故事,收获挺大的”。 对于自己的求职经历,大部分人都表示不太愿意在网上分享,更倾向于线下面对面的互动,也会和好友分享成功/失败的经历, “感觉更加真实和交心,交流氛围更好”。
福建猎头公司
|
|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福建猎头,福建猎头公司,福建猎头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打印该页 |
|
|
|